在古时候,人名分为名和字,分别有各自的用途。当一个人出生后就要取名,成人后则有字或号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曾说道:“幼名、冠字,周道也。” 人们在称呼别人时使用名,而在自我介绍时则使用字。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,是与名相对应的,于是又叫“表字”。古人注重命名的内涵和深度,这一做法已经延续数千年至今。
古人往往是因名而取字,几乎不会出现名与字内容不相关的情况。例如,在三国时期,名将张飞,字翼德, “飞”是名,“翼德”则是对“飞”的解释,因为“飞”就是“翼之德”(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)。还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,字乐天,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,即“居易”是因,“乐天”是果,唯有居处安宁,才能知命而乐天。
古人的名字有很多不同种类,而字则有不同的用途。最初,人们取字非常简单,往往只取一字,配合“子”、“伯”、“仲”、“甫”等表示年龄的字。例如,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,冉耕字伯牛,冉雍字仲弓,这些名字中的“渊”、“牛”、“弓”就是他们的字。当然,也有些人只取一个字,如陈胜字涉,项羽字籍等。到了东汉以后,人们的取字越来越注重内涵和深度,情况也越来越复杂。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仿古人,例如取字“士则”、“思贤”、“师亮”等等,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,如取字“温叟”(长寿不天)、“永全”等等。这些名字都有深刻的意义。
除了名和字,古人还常取号来代替名字。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,也称为“别号”。早期,有号的人多是一些圣贤雅士,如老子的别号是广成子,范蠡的别号是鸱夷子皮等。先秦时期取名字又有别号的人并不多,直到秦汉魏晋和南北朝时,才开始出现取号的人,被载入史籍的人也只有陶潜的别名五柳先生、葛洪的别号抱朴子等。但是,到了隋唐时期,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,除了名和字之外,人们还开始取别号来代替名字。例如李白的号是青莲居士,杜甫的号是少陵野老,白居易的号是香山居士。到了宋代,取号之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。人们熟悉的《水浒传》108将个个都有别号,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。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,上至皇帝,下至一般黎民百姓,几乎人人都有别号。
在取号时,与取名、字不同,往往没有字数的限制。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,有的是2个字,有的是3个、4个字,甚至还有10多个字、20多个字的别号。例如,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有12个字,即“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”。
由此可知,中国古代人的称谓比现代人复杂得多,他们有姓名,有字和号。这种姓名字号并存的方式,既考虑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,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注入了新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