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字是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的,而人们的思想是受到自然和社会认知的影响的。五行理论中,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,如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,金克木。五行之间相互转换,顺应相生,逆应相克。通过运用五行理论起名,人们希望在一生中能够实现阴阳调和、刚柔相济的平衡,以求得到吉祥如意的命运。五行理论起名的慣例可追溯到先秦时代,而到了宋代则更加普遍,并常以五行相生则子名应属火; 2. 父名属火,则子名应属土; 3. 父名属土,则子名应属金; 4. 父名属金,则子名应属水; 5. 父名属水,则子名应属木。
比如,宋代抗金的宰相张浚,他的名字“浚”属水,因此他给儿子取名为张械,械属木。张械的孩子应以火字命名,所以他的儿子叫张焊。
宋代后,人们常常根据个人八字的五行特点来起名字。“八字”是指一个人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所对应的天干地支。根据个人八字得出来的五行属性,可以通过起名字来补足或抑制八字中五行的不足或过分强势。比如,如果喜欢金属性,可以起名为“鑫”,如果喜欢木属性,可以起名为“森”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等五行做偏旁部首。
总之,人们起名字时追求的是阴阳调和、刚柔相济的平衡,以期望拥有吉祥如意的命运。使用五行理论起名是古代的习俗,它将个人的命运和自然界的元素相结合,为起名增加了更深层的意义。